
01食品凈化廠房建筑要求
★ 廠房的各項建筑物應堅固耐用、易于維修、易于清潔,并有能防止食品、食品接觸面及內包裝材料遭受污染(如有害動物的侵入、棲息、繁殖等)的結構。
★ 為防止交叉污染,應分別設置人員通道及物料運輸通道,各通道應裝有空氣幕(即風幕)或雙向彈簧門及電子滅蠅(蚊)器等防蟲設施。
★ 須將通向外界的管路、門窗和通風道四周的空隙完全充填,所有窗戶、通風口和風機開口均應裝上防護網。
★ 生產廠房的高度應能滿足工藝、衛生要求,以及設備安裝、維護、保養的需要。
02食品凈化車間地面與排水
★ 地面應使用無毒、不滲水、不吸水、防滑、無裂隙且易于清洗消毒的建筑材料鋪砌(如耐酸磚、水磨石、混凝土等),地面應有適當坡度(以 1.0~1.5%為宜)。
03食品凈化廠房屋頂與天花板
★ 屋頂和天花板應選用不吸水、表面光潔、無毒、防霉、耐腐蝕、易清潔的淺色材料覆涂或裝修,在結構上能起到減少結露滴水的效果。
★ 食品及食品接觸面暴露的上方不應設有蒸氣、水、電氣等輔助管道,以防止灰塵或冷凝水等落入。
04食品凈化車間墻壁與門窗
★ 生產車間的墻壁應采用無毒、不吸水、不滲水、防霉、平滑、易清洗的淺色材料構筑,用此材料裝修高度應直至屋頂。
★ 所有門窗結構應采用防銹、防潮、易清洗的密封框架。
05食品凈化廠房采光、照明設施
★ 車間應有充足的自然采光或人工照明,加工場所工作面的混合照度不應低于 300Lx,配料及灌裝車間不應低于 800Lx。
06食品凈化車間空氣處理凈化設施
★ 車間必須安裝有效的通風設備,其空氣流向應從清潔區域流向非清潔區域,采用機械通風時,換氣量應大于 3 次/小時。
★ 潔凈車間溫度應控制在 15~27℃之間,濕度以控制在 50%以下為宜。
★ 潔凈車間入口處應分別設有人員和物料的凈化設施。
食品飲料無菌潔凈室能與外界隔離,不能穿行或受其他因素干擾,包括廠區的外部環境也要充分考慮。食品/飲料無菌潔凈室的大小依需要而定,一般由更衣間、緩沖間、風淋室和操作間組成(包括生產、分揀、烘焙、灌裝、包裝等環節)。
食品潔凈車間設計和建設要求:
食品潔凈車間需要達到十萬級空氣凈化標準。
塵粒:最大允許數≥0.5微米的粒子數不超過350萬個,≥5微米的粒子數不超過百2萬個;
微生物:最大允許數,浮游菌數不超過500個/m;沉降菌數不超過10個/培養皿;
壓差:相同潔凈等級的潔凈室壓差保持一致,對于不同潔凈等級的相鄰潔凈室之間壓差要≥5Pa,潔凈室與非潔凈室之間要≥10Pa(主要是
為了保障空氣從潔凈區流向非潔凈區,避免氣流倒灌);
溫濕度:溫度一般控制在冬季20~22℃;夏季24~26℃;波動土2℃。冬季潔凈室濕度控制在30-50%,夏季潔凈室濕度控制在50-70%。對溫度、濕度無特殊要求時,以穿著潔凈工作服不產生舒服答感為宜。
食品廠潔凈車間的分區:
一般食品廠潔凈車間可大致分為三個區域:一般作業區、準清潔區、清潔作業區。
一般作業區(非清潔區):一般的原料、成品、工具儲存區域,包裝成品轉運區域等原料、成品裸露風險較低的區域,如外包裝室、原輔料倉庫、包裝材料倉庫、外包裝車間、成品倉庫等。
準清潔區:要求次之,如原料處理、包材處理、包裝、緩沖間(拆包間)、一般生產加工間、非即食食品的內包裝間等成品處理但不直接裸露的區域。




